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3章 大清灭亡 (第1/2页)
??除了懊恼跟遗憾,帝尘还将面临更艰难的局面,此番征伐大晋无功而返,接下来的大周,将如何应对大夏的攻击?! ??“六国联盟,也该拿出诚意来了。” ??帝尘望着挂在墙上的华夏区地图,若有所思。在大周无法独自对抗大夏的情况下,唯有加强联合,互相抱团取暖,方可求存。 ??虽然憋屈,却已经是眼下唯一可行的办法。 ??………… ??八月十三日,就在大夏禁卫军绕开邯郸城的当天,韩信率领豹韬军,正式挺进大晋王朝,距离落凤城只有一天路程。 ??得报,廉颇再不敢留守凤堡峡谷,带着损兵折将的御林军匆匆向东撤去。 ??不曾想,被丢弃在落凤城郊外的一万大夏禁卫军步兵,突然冲了出来,无所畏惧地拦住御林军东去之路。 ??紧接着,驻扎在凤堡的大晋禁卫军在蒙恬率领下,强势杀出,对御林军展开围剿。豹韬军的先锋部队也很快抵达战场,参与围剿行动。 ??这一下,大周御林军立即陷入四面楚歌。 ??老廉颇额头冒汗,根本不敢跟敌军做过多纠缠,一旦让豹韬军整个扑上来,御林军就得全部交待在这。没奈何,廉颇只能一狠心,弃车保帅,安排一个军团殿后,带着剩下的二十万大军,狼狈向东撤去。 ??经此一役,大周御林军减员接近一半,伤筋动骨。 ??鉴于粮草被毁,御林军损失惨重,大夏豹韬军又强势介入大晋战场,吴起在判断整个战场形势之后,认定已经无法攻灭大晋,请求撤军。 ??帝尘得报,无奈点头同意。 ??御林军的惨败让帝尘意识到,在大晋战场,大周军已经无法掌握主动权,再拖下去,甚至连主力部队都无法顺利回国。 ??军队是一国之支柱,也是帝尘手中最大的砝码,一旦军队损失惨重,动摇的将是一国之根本。 ??这个险,帝尘不敢冒。 ??尤其是在眼下这种波云诡谲的战争形势下。 ??但是在撤军之前,吴起还是组织了一波对烈焰军的强势围剿,再次干掉烈焰军近七万余人,这才心满意足地撤离战场。 ??吴起不愧是神将,目光不仅着眼于战场,还懂得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他深知,在大周无法攻灭大晋的情况下,大幅度削弱大晋军,也能变相起到保护大周的目的,让大晋无力发起对大周的复仇之战。 ??这样的战略眼光,是廉颇所欠缺的。 ??否则的话,在大夏禁卫军突围而去之后,廉颇就该率御林军离开峡谷,或是撤往边境,或是跟吴起部会合,怎么也不至于在最后关头摔了一个大跟头。 ??如果不是廉颇够果决,御林军可就要遭大祸。 ??究其缘由,一则廉颇小觑了那一万大夏禁军的勇气,竟然敢只凭这么点兵力,拦住御林军的去路。殊不知,大夏禁卫军从不缺乏拼死一战的勇气。 ??二则廉颇小觑了兵仙韩信捕捉战机的能力,豹韬军先锋那么快就抵达战场,不给御林军留一丝喘息之机,实在太让廉颇意外。 ??归根结底,还是廉颇轻敌。 ??而轻敌的代价,就是让帝尘手中最为倚重的一支部队损失惨重。 ??随着大周撤军,历时近一个月,大晋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大晋王朝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勉强守住国土。经此一战,烈焰军被彻底打残,伤亡过半;禁卫军也是损失惨重,阵亡近十万人。 ??此战过后,大晋王朝由巅峰时的六十余万精锐大军,减员至不到四十万。在兵力对比上,甚至已经比不上秦、唐、宋等国,一举从强国序列跌落。 ??除了军队伤亡,大晋疆域在战火洗礼下,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流寇四起,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不下一千五百万金币。 ??王朝经济势必要经历一番阵痛,甚至是倒退。 ??考虑到华夏区的新格局,未来的华夏版图,已经没有大晋崛起的机会。 ??一个王朝,就此衰败。 ??………… ??虽然打残了大晋,大周自身也不好过。 ??百万大军出征,耗费粮草物资无数不说,还损兵折将,阵亡二十余万人,结果什么也没捞着,徒惹一身腥。 ??更糟糕的是,帝尘还要兑现承诺。 ??大周准备从大晋撤军的消息刚传出来,宋、明两国就派使节到邯郸,敦促大周兑现战前承诺,也就是将荆楚行省割让于宋,将东海行省割让于明。 ??帝尘辩解,说大晋还没拿下,承诺兑现要延期。 ??宋、明两国可不答应,言之凿凿,“为大周守住边境,我们已经做到了。至于说大周有没有拿下大晋,那是大周自身之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