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掘金时代_第041章我怎么把她给忘了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1章我怎么把她给忘了呢 (第2/3页)

,应该很长时间没开启了。
  铁门的那边就是教职工家属区,更妙的是教职工家属区距离研究生宿舍只有一墙之隔。若是在墙上开道门将两区连通,然后再把这扇上锁的铁门打开,则蓄积在高墙内的财富之水将会奔涌而出。
  张金生越想越兴奋,下午就跑到后勤集团去找杨科长。
  当初张金生创办“便利99”时跟后勤方面的关系并不融洽,人都是帮熟欺生的,过去张金生是新面孔,被人打压并不奇怪,但现在他已经混成了“老人”,而且他已经接手老山超市,成了后勤集团的合作伙伴,对他的态度当然跟以前不一样。
  这位杨科长年纪不大,还有上升空间,所以还比较喜欢做事。
  张金生询问并表达了想把超市后面那扇门打开的愿望。
  杨科长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却说:“这事我也无能为力,为什么呢,原来那地方是没有门的,是一些退休老教师们联名要求开的,说是方便老师上课,实际是方便老人们到南湖边锻炼,门是我们后勤处规划修建的,但现在被人锁了,锁门的是保卫处,为什么呢,因为有个骑车的学生从那抄近走小东门,车子骑的飞快,把一个老人给撞了,受害者家属强烈要求把门封了。你想把门打开,那就得想想办法,做做工作。”
  张金生当然是有备而来:“学生骑自行车乱闯是个大问题,撞到老人孩子不好,撞到小猫小狗花花草草也不好,不过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弄扇旋转铁门就可以解决嘛,不能走车,只能过人。”
  杨科长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不瞒你说,现在很多老师向学校提意见,说他们上班要绕太远,要求把这扇门打开,学校领导也很关心此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就在前两天,那位被撞伤的老人的儿子搬到上海去了,当初就是他闹的太凶没办法才把门封起来的,他现在不在了,事情就好办的多了,那位老教授是很通情达理的。”
  “这就好,老教授的工作我来做,把门打开,这是您的一桩功德,多少人会念着您的好呢。”
  这话杨科长很爱听,南州学院虽然官僚气息很重,但对知识分子还是尊重的,后勤部门立足服务,贴近生活,在干部升迁方面,退休老教授们的意见还是很有分量的。
  杨科长有些心动,却又有一桩为难:“你说的那个旋转门,我们也想过,安装采购得要不少钱呢,这两年学校经费紧张,打了几次申请都没批下来。”
  张金生说:“事关小店福利,只要杨科长点头,经费方面我们出,学校和各位领导这么关照我们,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回馈的机会呢。”
  这不是一件大事,但绝对是一件好事,会成为自己工作中的一个亮点,杨科长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当即就和张金生说定了。
  眼看窗外已经泛黑,张金生就邀杨科长去吃饭,杨科长推脱了一下,还是去了,不仅自己去,还呼朋唤友,把后勤处(公司)的人叫上了十好几个。
  酒过三巡,心热乎了起来,大伙该认识的都认识了,也就不那么拘谨了,张金生悄悄地踩了林则东一脚,林则东就借敬酒的机会向杨科长提出想在教师家属区和研究生宿舍之间打一个门。
  打门做什么,杨科长当然心知肚明,张金生自己不说却让林则东提可见信心不足,给彼此都留了个缓冲的余地,即便他回绝也不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他想了想,抹了把嘴,说:“这事,我们后勤方面没什么意见,只要上面说开,我们立即组织人手给他开道门儿,不过这事得有个理由,最好是由第三方提出,征得保卫处同意,然后写成报告请领导批一下。
  有个后勤处的干部出主意说:“研究生那边也有人提议在围墙上打道门,为什么呢,因为有些老教授喜欢在家里上课,有道门大伙走着就方便了嘛。“
  另一个保卫处的干部则反对说:“这是个实际情况,但上不得台面,学校有规定导师必须在教室或办公场所给学生上课,不让在家弄。”
  杨科长说:“事情也没有那么绝对嘛,我记得去年教师节郑书记到咱们学校慰问时,国宝的家属诉苦说老头子腿脚不好,但还是每天四趟上下楼去给学生们上课。我清楚地记得书记拉着国宝的手说多注意身体,上下楼不方便,就让学生们到家里上课嘛,顺道还可以给您做做家务,说的大伙都笑了。哎,小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