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通灵镜_第19章 8万照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8万照片 (第1/2页)

第二天,我去出摊儿。
  刚把东西摆好,就有个满头银发,气质优雅,一身书卷气的老太太在古玩市场来回地逡巡。
  她拿着个长筒形的东西在几个摊位前面转来转去,悄悄地观察着几个摊主。
  有几个摆摊儿的主动跟她打招呼,问她是不是要卖什么东西。
  她都摇头否认,最后她的眼神落到我摊位上面拉着的一块“文明业户”的牌子马上快步走这边儿,小声地问:“小伙子,你收残画儿吗?”
  生意上门,我马上热情接待,“阿姨,收的,你这是谁的画儿呀?”
  她说了那个李姓大画家的名字。
  我心里一惊,马上警惕起来。
  难道那个司马玉和这个老太太设了这个局骗我?
  古玩市场有一种骗人手法:
  先由甲骗子向摊主提出愿意出高价收购某位大画家的画,几天后骗子乙就会拿着一幅骗子甲要的那个大画家的仿品上门向摊主兜售。
  因为前面张三愿意高价收购,所以,一些经验不足的摊主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就会把画儿给收了,然后再给骗子甲打电话。
  可是,这个时候骗子甲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我仔细打量这位老太太。
  她优雅端庄,双眼清澈灵秀,一身的书卷气,像是个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的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书卷气是装不出来的。
  大家闺秀更不屑于做骗子的勾当。
  即便如此,我还是加了小心。
  “阿姨,我能不能看看你的画儿?”
  老太太点点头,小心地拿出画来给我看。
  这是一副李姓大画家的《牧牛图》。
  一头水牛凫于水中,牛背上坐着个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只是寥寥数笔,就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美景。
  画的右上角有一个12个字的题款。
  从笔法,画意,还有题款看,应该是真迹无疑。
  但是,这幅画却是个残品。
  画面有一大半的水渍和霉斑,有一个地方还破损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
  不过,那个题款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也没有水渍和霉斑。
  正好符合我收购的条件。
  可是,这件事实在是太巧了。
  司马玉让我收这个李姓大画家的残画,而且特别强调的就是题款不能有问题。
  几天的工夫,就有人送来非常符合条件的东西。
  事有出反常,必有妖。
  古玩界可没有什么“无巧不成书”的说法。
  我问老太太:“阿姨,这事儿你想卖多少钱呀?”
  老太太有些不自然地抿了抿嘴唇,犹犹豫豫地说:“我也不大懂这些,你看着给就行了。”
  “阿姨你看,这画的品相这么差,都霉了,还有,这还破了这么大个洞,所以呀,我只能给您两千。”
  我故意把价儿杀得很低。
  老太太似乎有些失望,看了我一眼,“不能再多点儿吗?”
  我摇头。
  她点了点头,“行,两千就两千吧。”
  她竟然答应了。
  她这一答应,我反而有些懵了。
  古玩界的骗子设骗局大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骗钱。
  这幅画儿虽说是件残品,品相不好,但是毕竟是李姓大画家的作品,最少也值三千块。
  她竟然同意两千块钱卖给我。
  她见我一脸的怪异的表情,以为我反悔了,马上说:“实在不行,一千八百也行。”
  她自己主动把价格给降了下来。
  这不太符合骗子的套路。
  骗子一般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轻易是不会降价儿的。
  退一万步讲。
  即便这是个骗局,或者画是假的。
  1800块钱的险,还是值得一冒的。
  我给了老太太1800块钱,老太太拿着钱匆匆而去。
  我先用手机给这幅画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拿着放大镜又仔细地看了三遍,还是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我先给司马玉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东西找到了。
  他很高兴,让我去他的“极致画坊”看看货。
  我打了辆车来到“极致画坊”。
  司马玉拿着放大镜足足看了半个小时,尤其是那个题款,他看了快二十分钟,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看的,边看手指头边动来动去,嘴里念念叨叨。
  最后,他放下放大镜,满意地向我点点头,“东西不错。我给你转另外的十万。”
  他把钱转给了我。
  就这样,我非常轻松地赚了近20万,加上我自己的7万,江依燕的10,就是37万,离45万,还有8万。
  我转身刚要走,他叫住了我,“小胡,你不是欠人家四十五万吗,这20万恐怕不够吧?”
  我听出来他话里有话,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