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之不艰苦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1/2页)

蔡母停了下,“先去你奶那儿借点,该发油票了。”
  每年交完公粮,政府会评优秀大队,然后发给各大队一些票据。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油票、布票和棉花票。
  至于副食票,好的年头有,多数是没有的。
  ————
  蔡母将被单、枕套都展开晒好。
  家里院子有个木头架子,专门用来晒衣服的。
  蔡丹对这个大架子很是喜欢,经常把家里的被子拿出来晒晒。
  蔡母她们都有些不理解。
  其实她是利用太阳杀毒,有时候再拍打拍打,让棉被尽量蓬松一些。
  蔡母进屋又拿了个碗,“走,去你奶那一趟。”
  “这是拌好的细萝卜丝?”蔡丹看到了。
  蔡母点头,“嗯,这细萝卜丝切起来挺费事的,吃起来还挺好吃的,给你奶爷奶他们拿点,让他们也尝尝。”
  蔡丹扬了扬嘴角。
  这个细萝卜丝是她强烈建议晒的。
  这边冬天物质匮乏,就有晾菜干、做咸菜、积酸菜等等一些特有的习俗。
  其中就有晒萝卜丝,确切的说是萝卜条,很粗那种。
  蔡丹就建议切细丝,说这样好晾晒,蔡母居然也同意了。
  细丝很快就晒干了,蔡丹又亲自上手拌的。
  用干辣椒在火上烤,烤的焦香四溢,然后切碎,再加一些蒜末。
  盐是蔡母放的。
  其实还应该加点香油、酱油和香醋的。
  无奈,家里没有。
  即使这样,这道拌细萝卜丝也是相当美味的。
  全家都很喜欢,几乎是他们家饭桌上离不开的一道菜了。
  母女俩有说有笑很快到了蔡爷奶家。
  “爷、奶、姑姑、姑父。”蔡丹乖巧叫人。
  蔡母说道,“娘,我带碗萝卜丝,三丫拌的,味还成,你们尝尝。”
  蔡奶奶笑着应了,“好。我尝尝孙女的手艺。”
  蔡姑姑起身去了厨房,给倒碗去了。
  蔡丹被蔡奶奶拉上了炕。
  蔡母坐到了炕沿上,“妹夫,啥时候发油票啊,家里断油好久了。”
  蔡姑父回答道,“咋滴也得交完公粮的,到时候镇上还要评优秀大队,之后才能发。”
  蔡爷爷说话了,“家里还有点荤油,一会舀半碗去。”
  蔡奶奶也点头,“先用着,油票最多半拉月也差不多发下来了。”
  蔡母赶紧说,“要不了那么多,舀点就行,我那攒了不少鸡蛋,准备去县里卖了,看能不能买点肥肉。”
  蔡奶奶就问,“你要卖给收购站啊,那给的价可低。”
  蔡母摇头,“我不去收购站。”
  蔡爷爷问蔡姑父,“现在县里严不?”
  蔡姑父想了想,“还行,问题不大。正好大后天去县城送粮,二嫂可以跟着,也有个照应。”
  蔡姑姑进来了,“我也去!”
  蔡奶奶瞪她,“你去干啥啊!”
  蔡姑姑就说,“我嘎啦油一点没有了,想去县城供销社。”
  蔡奶奶笑骂了句,“臭美!”
  “家里也不也有不少鸡蛋么,正好我和二嫂还能搭伴。”蔡姑姑说完看向蔡姑父。
  蔡姑父替媳妇说好话,“爹、娘,就让红儿去吧,半年没出村子了。”
  蔡姑父都这么说了,蔡爷奶也不反对了。
  “那去县城给我买点线,家里没线了。”蔡奶奶还买想还缺啥。
  不能白去一趟啊。
  “娘,啥线?”蔡姑姑问道。
  “做鞋、做被子的都没了,都买点。”老太太又说道,“再打点酱油。”
  蔡姑姑痛快的答应了。凑到蔡母旁边,姑嫂俩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商量如何卖鸡蛋了。
  蔡丹在炕上竖着耳朵听,听到蔡姑姑和蔡母提到了黑市。
  她其实也挺有兴趣的,但也知道她太小了,不会让她去的。
  转而问道,“姑父,一年到头一人分多少油票啊?”
  蔡奶奶乐了,“你小孩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