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1/2页)
水盆架子、衣柜、书桌、椅子、炕柜,屋里都有点拥挤了。 两年前, 蔡姑父请来了两对师徒给队员们做家具。 木材他们准备, 附近三座大山,不愁材料。 这两对师傅整整在四大队待了一年多,才将家具全部做完。 因为谈的是包场价, 还包吃包住的。 所以最后平均到每一家, 并没有花多少钱。 但是那两对师徒临走时却是兴高采烈的。 因为他们得了一笔“巨款”。 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因为这些钱是他们一年半这才挣到的钱, 然后一口气的给了。 就像后世有的人月工资三千,不算多, 但是公司一年才发一次工资, 那就是三万六, 是不是感觉很多的亚子。 至于蔡丹为何那么清楚,因为她是记账的啊。 她可以说四大队所有的关于钱的方面,她甚至比蔡姑父都了解。 “要是能用上电就好了。”蔡丹嘟囔了句。 蜡烛虽好,还是觉得差些意思。 她可不想小小年纪就近视眼。 收回杂绪,聚精会神高效率的开始完成作业。 抻了老腰,“搞定。” 洗漱睡觉。 卫老师之前和她闲聊的时候,多次谈过她游历外国的经历,还有些遗憾她不能看原文书。 她只想说不敢,不敢。 如今的原文书可是禁书, 搜到偷藏是要被斗的。 她可一点不敢,她从心。 别看他们四大队发展的热火朝天,但其实细究起来,他们大队每一项发展都是合理合规的。 蔡姑父曾经说过,他们没有能力冲破“框架”,所以只能适应,然后在框架内活得很好。 所以她并不会故意触犯规则。 即使四大队足够安全,即使打心眼里不认同一些规则。 她也知道,卫老师只是缅怀,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 她们能在四大队安居,也是答应蔡姑父一些条件的。 具体的她不得而知,但是安分守己,不给四大队惹麻烦肯定是有的。 蔡丹盛了一些温水泡了脚,然后洗脸抹杏仁乳保湿。 她的化妆品也升级了,从雪花膏变成上海杏仁乳了。 这种杏仁乳是乳液质地,保湿效果更好,且不油腻,她更喜欢。 就是有些小贵。 将近三块钱一瓶。 她只抹脸,抹手和脖子还是用雪花膏。 不久这雪花膏就不用买了,她们自己的日化厂就能生产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生产杏仁乳。 对了,化妆品都要起个好听的名字的,也没听蔡姑父提过。 他们的日化厂仍然是集体产业。 生产的肥皂、香皂也没贴牌子,供应着整个县城及周边。 并没有远销。 有点黑窝点、小作坊的意思。 但是涉及到化妆品,价格偏高,如果还没有品牌,可能让消费者缺啥信任。 而且从长远看,也不利于他们四大队日化厂的后续发展。 蔡丹赶紧拿出日记本,将这件事情记下,准备回头和蔡姑父谈谈。 现在…困觉。 竖日一大早,蔡丹吃了早饭就去蔡姑父家了。 去堵人了。 主要是她姑父忒忙,几乎一大半时间都在外头跑,她要是不早点,怕姑父又出门了。 蔡丹先和爷奶说了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