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96 章 (第2/3页)
就觉得应该是一件真品。他之前也不过没有过这样的簪子,所以通过一些细微之处,还是能断定这支簪子的真假的。 摊主是一个年轻人,见沈凌盯着簪子看了半天,就凑过去道:“这是从一个村镇的老头手里收来的。你要是想要,一口价五百块钱。” 沈凌就笑:“你是看我年纪小,不会还价吧!最多两百块,我直接拿走。” 摊主见沈凌真心想买,不是看稀罕热闹,就道:“最低四百,不能再低了。” 沈凌砍了半天,将价格一直砍到三百五,方才从兜里书包里掏出钱,将簪子随便放到了书包里。 沈凌也不找什么兼职了,直接坐了公家车回家。回到家里,他将簪子拿出来仔细的冲洗了半天,簪子顿时焕然一新。 沈凌看了上面的珍珠几眼,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这簪子的确是真的。 第三天,他便带着自己的身份证熟门熟路到了a市的典当行,找专家鉴定了一番,原来那簪子是唐代的,典当行根据市场行情给出了六万块的价格。 沈凌将六万块钱放进书包,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有了这六万块钱,自己可以不用再找兼职了,那么干点什么好呢? 他原来的计划是大学毕业以后开一家杂志社,因为沈凌在被系统砸到之前,就曾在大学毕业以后做过杂志社的编辑。不过杂志社不是那种平常的刊物,而是一本国家级刊物,主要面对要凭职称的会计征稿。 会计他们在评职称之前,都要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论文想要发表,不仅要求抄袭率少于百分之十五,还需要付一笔版面费。版面费是根据论文的字数收费的,一般是一个版面有2200字,收费的话,低的话像省级刊物不过四五百块钱,高的话像国家级刊物有800块钱的,有900块钱的,还有一千多块的。最高的话,还有核心刊物,一个版面就要七八千块钱。 沈凌刚毕业时去的那家杂志社,他们老板每月花十万块钱包一本杂志的一期,刊物有两百多页,也就是有两百多个版面,一个版面当时收费800,一共下来就有二十来万。 除去包杂质的十万块,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一个月至少也能挣五六万块钱。 所以系统给出让他挣钱的任务时,沈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开杂志社。所以他才想着先挣一笔钱再说。因为要开杂志社,前面投入就得十万块钱。 现在有了这六万块钱,沈凌就想先在别的行业发展一下,攒够十万块再说。 可是直等他坐车回到家,也没想出来要干什么。 回来以后,沈凌一进家就发现孟珊来了。 孟珊这次来,还带着儿子石磊,石磊比孟浩要小两岁,马上就要升初三了。虽然家里有钱,但是孟珊在儿子的功课上抓的很紧,所以石磊学习成绩很好,就是有点贪玩。 他一见到沈凌,就说:“表哥,明天我们去书店吧!”说完还冲沈凌挤了挤眼。 沈凌知道他的心思,马上道:“好啊,正好我也有一些辅导书要买。” 孟珊不疑有他,“磊磊马上就要上初三了,浩浩你和他去正好,可以告诉他哪些书比较好。”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沈凌骑了自行车去市郊和石磊会合,两人便一起骑车去了市中心。石磊的目标是市中心新开的一家游戏厅,沈凌对这个没兴趣,看他玩的投入,便出来转转。 游戏厅外面的街上大多是卖吃的和卖衣服的,沈凌走进一家卖衣服的店铺,给自己买了两件男装。孟浩不喜欢逛街买衣服,他的衣服多是李奶奶给他买的,李奶奶的眼光,沈凌实在不敢恭维。 从店里出来后,他路过一家小吃摊时,忽然觉得一个背影特别眼熟,仔细一看,原来是林芳。 林芳正蹲在地上洗碗,忽然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回头一看是原来班里的孟浩,脸刷的红了。 沈凌看见她脸一下子变红,觉得她应该是出于自尊心,不想同学看见她这个样子,忙道:“我没别的事,就是看着背影像你,下意识喊了你一声。” 林芳也没说话,沈凌不好意思的朝她笑了笑,赶紧走了。 看林芳的样子应该是在那里打零工,要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