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福运娘子山里汉 第614节 (第2/2页)
,有些事根本无需权衡,不过在班师回京之前,他针对东越军营和东越国内做了相应部署。 今年三月初,东越王驾崩,太子即位,四月份东越便发生了动.乱。渤海王、河间王、下沙王等诸路王爷,因不满新皇对藩王的压制,举兵反了。 战火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东越,从四月一直持续到现在。 消息陆续从东越送到关山手中。而这些、包括与之相关的计划,关山并没有阴谋季妧。 七月底,留守辽东的鲁达年突然来京,季妧就知是时候到了。 关山离开的悄无声息,朝中大臣知晓的没有几个。 季妧继续备嫁,大张旗鼓、轰轰烈烈,一副迫不及待等着做新嫁娘的模样,直到最后几天才突然宣布终止。 议论纷纷,猜测也纷纷。 难道这桩婚事要凉?那是寇将军反悔了还是长公主反悔了? 流言花样百出,等着看乐子的人越来越多,而就在这个时候,第一封来自辽东的战报已经飞马急递进了皇城。 关山走时告诉季妧,等他再次归来,他们就完婚。 季妧知道打仗不是三两天的事,却不料这一等就是足足两年。 这两年间大周其他地方也不太平。 幼主登基,主少国疑,又值新旧交替之际,君臣、政令都处于磨合之中,最易招至虎狼环伺。 虽有寇长靖、韩文广、阚虎等大将的震慑,也免不了有刀口舔蜜之徒。 何况韩老将军被北梁绊着,寇长靖也忙着割取东越那块肥肉,鞭长莫及。 好在大周早在太祖时期就已实行了撤藩,没有掌握实权的诸侯王作乱,时有匪祸暴动也都很快被镇压下去。麻烦主要还是出在边境。 相邻的那些国家在探明了大周境内的情况后,就像闻到了鲜血的秃鹰,一拥而上,恨不得将大周蚕食鲸吞。就算捞不到便宜,也可以转移一下国内矛盾。 而不管是处于何种原因,都加重了边军以及朝廷的负担。 万德年间遭冤被贬的忠诚良将陆续被启用,君臣携手,这才得以渡过那两年的艰难时光。 如今边患平息,朝政平稳,百姓又得以安居乐业。 而这期间季妧身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季氏味业已经打开了京中市场,成了京中家喻户晓的调料品牌。分店遍开,零售火爆,与京中绝大部分酒楼使馆都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青囊药业更是远近驰名,每每研发出一种新药,收到的订单都能排到三年后。无人知道背后的老板是谁,只知首席制药师是刘兴林,和同样誉满京城的一德堂有些渊源。 达天下也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不管是寄货还是送信,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达天下。而随着各地渠道的连通,季妧理想中的、一个不再需要过度依赖别人的商业网终于形成。 季氏味业的商品、青囊药业的药,以及设备坊的医疗器材,皆可不费劲的销售到大周每一个角落。季妧还将目标瞄向了各行各业的商户,诚邀他们共享这张网——资源就是财富嘛! 即便这财富不在眼前,也在不远的将来。 第783章 开始 忙碌之余,季妧也关注着关北。 韩文广老将军老当益壮,但那个让关山都有几分的忌惮的北梁统帅也确实难缠,双方交手无数,都没能讨到好,所以战线才拖延了这么久。 终于在万德二年初的时候,因为一次战略失误,北梁的那个统帅被夺了帅印并押送回京,其后不久就暴毙于北梁国都。 韩文广老将军知道消息后一声叹息。一代猛将死于内斗,即便是对手,也让人惋惜。 不过北梁皇帝自断臂膀,于大周终归有利。比起先前那头猛虎,新任统帅就如纸糊一般,是以没过多久关北的战事就到了尾声。 韩老将军爱民如子,亦没有大肆抓壮丁,即便是最动乱的头两年,寻常百姓的生活也没怎么受到影响。 不过还是影响到了某些人,譬如胡大成。 关北战事刚起,他就瞒着家里人去从了军,留的字条上歪七扭八的写着—— 他知道他那未曾见过面的爹就死在战场上,但是他不怕。他要像个男子汉一样,拿起刀枪,守卫关北,打走北梁兵,打走所有让他们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入侵者。 谢寡妇背地里哭了几场之后又跟没事人一般,即便知道儿子就在相距不远的关北大营也没有去打听。 有人问她难道不担心吗?她就说,担心啥,我大成从小皮实,仗打完了就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