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9) (第1/3页)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凌晨, 一支五千人的融兵队伍浩浩荡荡沿金道而来,他们行进的方向正是孟阳城,士兵手中执的火把连成一片, 在夜幕里像一条火蛇。 夜间,士兵行进的脚步声特别响亮,听起来雄赳赳, 气昂昂,即便看不清士兵的模样, 也能感觉到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便是桓通将军麾下的精兵,本来应该在云越北地平乱, 由于云越西部的刑徒造反,而被派往西部,支援孟阳城。 孟阳城的东城门启开, 屈骏和郑信站在城门外, 迎接这等待已久的援兵。 昭灵和卫平在城楼上,他们的视野更开阔, 能看清援兵的全貌, 远远就认出率领队伍的将领不是桓通老将军,而是一名年轻将领。 桓通将军正在讨伐云越北部的贼目常贵, 他无法兼顾两地,于是派出自己的部下。 等援兵接近城门,卫平认出领兵的年轻将领, 说道:领兵的是赵璋,此人有将才。 卫平说有将才,就肯定不是屈骏那样的庸能之辈。 赵璋英姿飒爽,踌躇满志,他身穿锃亮的甲胄, 腰佩华贵的玉具剑。 援兵井然有序进入东城门,城中早就为他们准备好食物,还有歇息的场所。 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孟阳城,眼下,这支援兵需要好好吃一顿,歇歇脚。 昭灵步下城楼,朝议事厅走去。 灯火通明的议事厅里,赵章与众人讲述云越北地的情况,他道:北地的贼寇在短短数月之间暴起,贼目常贵一连攻下三座城,有部众六万。贼寇看似强盛,其实都是不经打,遭遇王师,一触即溃。而今常贵弃城逃亡山林,妄图躲避王师的讨伐。末将随桓通将军征讨云越,还从没遇到能打仗的贼寇。 屈骏道:北边造反的都是群愚昧的田夫,贪生怕死,和我们这儿凶暴的刑徒不能比。 赵章抬起手臂,双手并拢,对在座的众人行礼,朗声道:如今末将到来,正好会会这帮刑徒。 卫平开门见山问:不知赵将军打算如何攻打金谷关?对当地的局势了解多少? 议事厅里头传出嘈嘈切切的交谈声,等外头的天彻底亮起,赵璋才离开议事厅。 赵璋的队伍入驻孟阳城,只在孟阳城歇息半日,午后,大军出动,在距离金谷关北城门三里之外的地方设营,为攻打金谷关做准备。 营地连绵一片,蔚然可观。 这还只是金谷关北面的情况,金谷关的南城门外,早有大批融兵驻扎。 只需一声令下,融兵便会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金谷关。 昭灵登上山峰,眺望金谷关,关外的林地中点缀着一座座融兵营帐,融兵对金谷关已经形成包围之势。 以现在的局势看,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郑信欢喜道:八千个刑徒八千张嘴,金谷关内的食物很快就会吃完。我军就是不攻城,围困它一个月,饿疯了的刑徒,也会主动将城门启开。 必须速攻。 卫平声音颇为严厉:时机到了不果断行动,反而会遭受殃祸! 自知失言,郑信闭嘴。 昭灵的目光眺望巍峨的群山,与群山中的金谷关,喃语:此战过后,你我便前往云水城。 北风将昭灵的衣袍吹得凌乱,红色的缨带在风中飞舞,他的脸庞无喜无悲,表面看着很平静。 站在金谷关的城楼上,越潜扫视南北方向的融兵营地,如原先意料的那般,金谷关被融兵包围。 彭震瞪圆双眼,怒视城外的敌军,急切道:青王,北城门外的融兵刚刚到来,刚扎好营,我们正好趁机攻打!不能再等,再等就换他们来攻打我们! 大敌当头,不只彭震紧张,不少守卒都面露忧色。 越潜没开口,他在权衡,现在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保存实力守城,要么率军队出城迎战。 如今情况十分危急,只要走错一步,就再没有挽回余地。 风伯益道:让他们来打,我们兵少,最好坚守城门不出去。 守金谷关的士卒不到四千人,而融兵这阵势,士兵应该有万人。 越潜道:北城门外的融兵装备精良,士气强盛,与他们正面交锋,我军占不到好处。 敌军明早肯定会来攻打城关,诸君要有死战的决心。扫视身边的追随者,越潜下达命令:彭震,你守北城门。 彭震应道:是! 风显,你来守南城门。 风显斩钉截铁道:是! 越潜目光落在樊春身上,唤道:樊春! 樊春走上前,大声道:属下在! 越潜的手拍在樊春肩上,说道:城中的弓兵、弩兵都听你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