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港娱之一地鸡毛4 (第1/2页)
简陋的双层天星小轮行驶在维多利亚港上,每天搭载着7万人次的乘客,往返香港岛与九龙半岛。 一百多年历史的尖沙咀钟楼依旧矗立,望着香港文化中心和星光大道。星光大道上,李小龙、梅艳芳的雕像前挤满了游客。 半岛酒店的露天餐厅内,谈话还在继续。 “2000年过后,内地对香港影人逐步开放,大批从业者北上。我们有实力,有经验,很愿意与内地同行一起进步。 但你知道,两种事物的碰撞总会伴随着摩擦,同时也限于政策,我们一方面在适应内地的审核制度,将港片代入内地;一方面寻找深度合作的伙伴,实现共赢。 我们最先看中了华宜和张艺某。” “……” 刹时间,庄周脑中闪过了一系列片单: 《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金陵十三钗》——安乐影业参与。 《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寰亚参与。 《宝贝计划》《唐山大地震》——英皇。 “两地联合投资,用最具影响力的明星,拍大制作,这种模式在早期非常有效。 但当内地影市越来越火爆,内地资本陆续进入时,张导很快与我们切割干净,华宜接受了阿里、鹅厂注资,《泰囧》3千万成本,拿下12亿票房! 说明环境已经变了。 相应的,我们改变策略,又加大与博纳的深度捆绑。博纳靠发行港片起家,和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经过10多年试水,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最适合内地市场的道路,特别近年主旋律兴起,我们达到了良好的共赢局面。” “……” 庄周脑中又闪过《红海行动》《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烈火英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等等等。 “香港导演+内地明星+大制作,这种模式非常成功。而且港星老了,影响力不在,我们也将合作伙伴从公司变成了个人。” 张佳振笑了笑,吐出一个名字:“黄小明,便是我们最先试水的,庄先生是聪明人,肯定清楚。” “自然清楚。” 黄教主靠电视剧起家,靠电影提升咖位。 《夜宴》《神枪手》《风声》《叶问2》《大上海》《中国合伙人》《太平轮》《烈火英雄》,他凭什么拿这些资源? 因为他是向太的干儿子,当年连台湾媒体都在吹,号称内地第一小生,那都是看港资的面子! “影视圈变化快,我们这些老家伙费尽心力才能跟上脚步。 外界对我们有很大的敌意,ok,我们低调,香港公司很少出现在片方名单里了。内地巨头垄断行业,ok,我们与阿里有了深度合作。 内地观众需要新鲜有实力的面孔,ok,我们捧出了小黄鸭。 这一切,不是说我们想怎么样,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掀不起什么风浪了。仍是那句话,为了讨口饭吃。” he……tui! 若非庄周了解甚深,他就真信了。 要记住:港娱没落了,港资可没有! 你以为怼几个香港导演,怼几个香港演员,就算压制他们了?天真! 随便举例子:张佳振开过一家经纪公司,其中有两个股东,一个是汤臣,一个是电讯盈科。 电讯盈科是全港最大的通信服务供应商,老板是李泽楷。 什么概念? 你能想象中国移动进军娱乐圈了么? 再比如,杨天宝、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