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国手_316 名将之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6 名将之姿 (第1/2页)

“既是如此,那就依此计而行,诸位,务必用最快的速度整军备马,骑兵先行。”
  张南拍板认可,当即下令。
  “喏!”
  众将凛然听令。
  与岳飞在时并无两样。
  林安博微微动容,想说什么又把话吞入腹中,跟着众将鱼贯而出。
  “弘文,可有话说,不妨直言,这一战至关重要,决对不容有失,千万不要藏着掖着。”
  对林安博的异状,张南一直有着关注。
  这位落第举人虽然看起来身份不高,对军事也没有太多了解,但是,他的大局观其实很是不错。
  能在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早早的就分析出宋金大战的结局,其“先见之明”让张南这个外来者,也不得不道声佩服。
  其人才具,对情报的规纳和总结方面也有着擅长。
  因此,张南名不正言不顺的掌权之后,首先任命自家这位亲信幕僚为行军长史,参赞军务,分析情报。
  当然,林安博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拾遗补缺,提一提建议,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以古人的目光来看问题,尤其是古代有学问的人的眼光,张南一向是比较重视的。
  看上去,这一战并没有太多失败的理由,但兼听则明,多听听林安博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坏处。
  “倒不是担心失败。”林安博恭谨一礼。
  此一时彼一时,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曙光,他的礼数更重了几分,此时总算有了臣下面对君上的态度。
  而不是象以前那般,只是西席和东家的关系。
  所以说,无欲则刚,并不是一句虚话,文人跟武将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真正有所求,心态肯定就会不一样。
  “属下只是担心金兀术再次走脱,若是让他逃回军国腹地,又会纠结兵马,再次南犯……金国兵马,宛如野草,随灭随灭,对主上的大业不利。”
  没错。
  想到金兀术其人,张南眼中闪过一丝阴郁。
  这人怎么说呢?其实是一个人才,在金国的名声和武功,与南宋这边的岳飞差不多。
  都是收获天下人望的大英雄大豪杰。
  他刚开始跟随完颜阿骨打参加了灭辽之战,立下赫赫功勋。
  更是随军入侵宋朝,一路摧枯拉朽,灭城破军,攻无不克。
  到最后更是主持了和谈,占尽便宜,也吸干了宋室最后一滴鲜血,让金国越来越强……
  而宋室越来越虚弱,一直守在南方弹丸之地,再也不能发展,最终只能成为金蒙两国的一颗棋子,被随手利用,也被随手覆灭。
  总的来说,宋室之亡,一大半要算亡在这家伙的手里。
  而且,金兀术的命也很好,平生数百战,无论胜败,都没有真正伤筋动骨。
  和谈之后,他功成身退,到了金都上京,被封为太师,独掌一国军政……
  最后老死了,寿终正寝,享得哀荣。
  一生完满至极。
  比起宋朝大英雄岳飞来看,此人的平生际遇是不是就象一个讽刺,也是宋朝百姓胸口一道血淋淋怎么也不能愈合的伤口。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张南遥望北面,点了点头,他知道怎么做了。
  也彻底明白林安博的担忧所在。
  金兵不足惧,但这个金兀术,却是大敌。
  无论是以杨再兴想要报仇的执念,还是张南想要得到更大收获的期望。
  金兀术不能不死。
  他如果不死,金兵随时都会卷土重来,没完没了……
  每一座城池的攻克,每一寸土地的推进,都会艰难十倍。
  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金国如今文恬武嬉……
  灭辽攻宋之后,连战连捷,金国从皇帝到大臣,再到大多数武将,早就躺在了功劳簿上开始花天酒地,除了金兀术一人,满朝上下,再无一个英雄。
  而且,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宋室自然是再无余力,金国也到了强弩之末,在金国内部,也有了许多反战的风声。
  只要得到许多好处,他们最大的希望也是不打仗。
  这就是和谈的基础。
  如果不出意料,此次和谈之后,南宋就会成为金国的输血基地,赵构也会成为儿皇帝,就这么忽忽过了二十年,直至元蒙入侵。
  真正过了一两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