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57 过河拆桥 (第1/2页)
张南骈指成剑,发出蒙蒙金光,迎风一抖就变成五尺锐锋。 他也不迟疑,看了看挥舞的藤蔓,就是一剑斩了出去。 剑光如雨,“噗噗”打在那些藤蔓枝条之上。 “轰!” 空间微微一震,满天掉落无数枝叶。 咆哮声中,就如捅了马蜂窝一般,无数灰色绿色的星星点点汇聚起来,又有许多藤条生长。 整个丛林全都发狂,枝叶如浪般倒卷而来。 “果然是生生不息,枯荣转化……” 张南眼神微冷,知道单凭自己的元神境界,实在不足以对付如此局面。 如此,也只能两人联合了。 借力打力。 他转头望去,就见到已经退化成五六岁女孩的孟秋娘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张南点了点头,元神光芒一闪,就化做一道光流,融入到孟秋娘元神之中。 轰…… 张南元神和孟秋娘元神互撞之下,齐齐散开成一片辉光,两人仿佛同时听到一声雷响,原地出现一个炽亮光球,缓缓升起,发出奇异光芒。 无数的精神烙印纠缠着盘绕着,互补壮大,思绪如洪流般闪过心灵。 一股奇妙的感觉从心灵升起,更有着记忆片断一点一滴融入。 无穷感悟和经历,恍如亲见。 …… 高耸的山峰,雄踞一方。 山脚一汪平湖,波平如镜。 凉风萧瑟中,枫叶红了。 不时有着叶片飘飘扬扬洒落,满山满谷透着秋的静美。 身着淡紫长裙,身姿窈窕挺拔的少女在枫林中舞着剑。 光影零落,映得山林多了几分绚丽。 山美,人美,景美。 剑更美。 …… 不远处的山崖上,有位身材高大面容刚硬的老人,盘膝端坐,闭目凝神。 吐纳之时,有狂风啸叫。 身后云卷云舒…… 那一年,孟秋娘埋葬了身为猎户的父亲,怀着报仇的念想,哭哭啼啼的进了深山,拜入了雁荡派,成为了世俗传闻之中的剑修、仙人。 因为天资不凡,身具剑骨,又聪明乖巧,懂事听话,就深得红叶祖师喜爱。 不但把一身本事倾囊相授,全无藏私,待她竟然比几个徒弟还要好上一些。 为了表示重视,红叶祖师竟然让这个幼小的女孩拜入自家早死的师尊门下,成为了名义上的师妹,实质上的徒弟。 可见对她期望极高。 修仙不记年,山上几度春秋…… 慢慢的,众弟子艺成,行道天下。 有些闯出了名声,有些人埋骨在荒野。 雁荡山的山景仍然那么秀丽,山上的人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剑修的日子永远没有那么平淡,名声,资源,福地洞天,全都得靠争,孟秋娘也一点一点的变得强大,她的实力在增长,身份也有了变化。 斩妖除魔,门派争锋,孟秋娘也曾试剑天下,打下赫赫威名。 许多年过去,她再不是当年的无助小女孩,而是成为剑修界一位鼎鼎大名的前辈女仙,威名广播,剑镇中原。 并且成为雁荡派实质上的掌门。 因为红叶祖师一心天道,其实并不太喜欢管理杂事。 孟秋娘其实也不太喜欢。 她其实是一个心性恬淡的人,自报仇之后,就再也了无牵挂,相比起山下的风风雨雨,她更喜欢山上的平静日子。 那一年,因为感念恩情,她成为了红叶祖师名义上的道侣。 当然,这只是一个身份。 平常时候,她除了吞气炼剑之外,还要照顾着红叶祖师的起居,生活平淡之中自有真意。 两人之间并不像夫妇,反而像是祖孙,像父女,像兄妹。 共同扶持,叩问天道。 直到那一次与蜀山斗剑。 一切都停留在那一天…… 红叶祖师被逼应战,然后身殒,雁荡派零落星散,孟秋娘四处奔走。 按理来说,如摩柯和尚、马元德、俞先觉等邪道高手,都得叫她一声师娘或者师姑什么的。 岳灵溪、碧磷老怪也要叫她一声师姐,这些人都要响应她的召唤,与蜀山为敌,报师门大仇…… 可其实谁都没当一回事。 他们就只顾着过自己的好日子,师门强大,则归附,大祸临头各自飞。 孟秋娘算什么,雁荡都破败了,还有谁会听她的指挥。 当然,还有一个情况,也是这些人不把孟秋娘放在眼里的原因。 当年的红叶祖师真正是个一心求仙别无他顾的人。 后来,与孟秋娘两人名为道侣,实际上相敬如宾,只是修行上面的伴侣,实质上没什么牵绊。 他们一生都守住元阴元阳不破,就指望修为提升快点,希望着有那么一天直登仙门。 当然,孟秋娘为人也偏向单纯了一点,待人温和得很,一直以来,也并没有什么威严,门下弟子对她没有敬畏。 那时候她也不在乎这些。 等到在乎的时候,门派已经不在了。 偌大的中原名门变成了一盘散沙,就连基业也被别人瓜分掉。 最后,除了孟秋娘,再没人记得雁荡山上那位与世无争,和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