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238【李知府和李兵宪】 (第1/2页)
王渊带着两百运军,风风火火杀到东昌府。 附廓府城的聊城知县,听闻消息被吓得瑟瑟发抖,以为自己往年贪污的事情被发现。他在县衙走来走去,焦躁万分道:“王二那官屠来了,必是来斩我的,如之奈何!” 亲信安慰道:“观王学士所杀之人,似并不追及过往。更何况,县尊清正廉洁,又怕他作甚?” “对,对,我清正廉洁!”知县连连点头。 不廉洁也得廉洁,谁让这位知县的治所,就在东昌府城之内呢,他上边还有一个铁腕知府压着。 东昌知府名叫李珏,弘治十八年进士。在当知县的时候,就敢受理魏国公抢占民田的案件,因得罪刘瑾而下狱(魏国公贿赂刘瑾),后来在刑部工作号称“断案如神”。 东昌府被反贼攻陷之后,李珏被紧急升任为知府。 他刚刚赴任,就逼着富户出银子和粮食,以工代赈修缮残破城墙,又建好几座关桥方便百姓通行。 此君属于基建狂魔,历史上,他走到哪儿建到哪儿。同时还性格火爆,后来做徐州知府,亲自率军剿灭巨盗,都等不及秋后问斩,自己审理出罪大恶极者,当着徐州百姓的面直接用火烧死! 八年时间,从知县升任知府,李珏完全是靠政绩干出来的。 王渊还没进入府城,就已有师爷等候多时,而且语气强硬道:“王学士,李府尊有令,不准你的二百士卒入城。至于作奸犯科者,已审讯完毕关在大牢,为首之人乃东昌府通判曹亮,另有吏员若干。” 王渊笑道:“李知府动手好快!” 那师爷又说:“李府尊有言,王学士虽执尚方宝剑,但东昌府事,自有东昌知府管制,不必劳烦王学士拔剑。” “哈哈哈哈!” 王渊大笑,说道:“既如此,那我定要去拜会一番。” 那师爷答道:“李府尊有言,王学士若不相信他,可直接去大牢审讯罪犯。至于见面,就不必了,李府尊不想见王学士。” 王渊感觉这位知府蛮有意思,笑道:“不见就不见,帮我带句话,就说王二得罪了。” 临清州也属于东昌府管辖,王渊在李珏的地盘上杀人,都不跟人家知府打声招呼,遇到脾气强硬的肯定不高兴。 而李珏,恰好就是吃软不吃硬的臭脾气。 王渊对事不对人,反倒觉得李珏很合自己胃口。当即让报信的御史,自己去牢房验证情况,自己则带兵坐船返回临清。 府衙。 这位三十三岁的年轻知府,问回来禀报的师爷:“王二走了?” “走了。”师爷答道。 李珏又问:“他有没有不高兴?” 师爷说:“此人跟府尊一样,都是任事之臣,不想耽误时间。府尊动手把贪污官员抓住,省了他不少功夫,想必心里是很高兴的。” 李珏的心情,则颇为复杂。 一方面,他欣赏王渊敢于任事,跟自己是同一类人。 一方面,他羡慕王渊杀伐果断,恨不得自己也有如此权力。 一方面,他又讨厌王渊在自己地盘搞事儿,而且不提前跟自己商量一下。 至今,王渊都没来东昌府拜过码头,也没去济南府跟山东三司主官接洽。全程通过信件联络,虽是商量的口吻,却跟下达命令没啥两样。 如此举动,气得山东三司和东昌知府,全都不愿掺和临清州的水利工程,也不主动给王渊提供任何帮助。 “还是年轻气盛啊。”李珏感慨道,话语中更多是羡慕。 李珏也想像王渊那么干,可惜他没有皇帝撑腰,许多时候都无法顺着心意当官。 师爷笑道:“府尊,或许你可以跟王学士多多联络。” 李珏脾气硬得很,不屑道:“他王二圣眷正隆,我现在主动去联络,岂不成了刻意巴结他?君子不为也。” 这货也是意气风发,没遭受过什么挫折。 他就一个三榜进士出身,又非庶吉士,直接外放当知县,正常情况下升官很慢的。可在刘瑾弄权期间,他居然敢同时得罪魏国公和刘瑾,瞬间闹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