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3/4页)
。她亲自动手,将鱼片粥做好后才提着食盒去了荣寿堂。 此时老太太已经醒来了,正与陈氏低声说着话,“………那是个心狠的,为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就要将别人的女儿填进坑里去。所幸那家人的出身也算不得差,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再后面的季萦没听全,老太太和陈氏看她进来就打住了话头。 “祖母您醒了,这会儿感觉怎么样?” “本也没什么大碍,你娘非要在这里守着。”老太太佯装抱怨道。等瞧见她手里的食盒,不由心疼道:“你娘说你非要自个去煮粥,有什么让下面的人做就是了,你怎么还亲自动手了?” “别人做的又不是我的心意。”季萦坐在老太太身边笑着道,“祖母一会儿尝尝我做的粥,看合不合您的口味。昨日太医特地嘱咐过了,您这几日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些呢。” 她说话的功夫,香芸已经将食盒里的碗碟摆出来了。一盅莹白的梗米鱼片粥,还有一小碟嫩生生的萝卜干泡菜。 可谓是简朴到了极致,却恰恰合了老太太的胃口。她在病中,每日吃药吃的嘴里发苦发涩。本就没什么胃口,若再看到一桌子大鱼大肉,自然会觉得恶心烦躁。倒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她才觉得清净。 更何况这梗米鱼片粥才摆上桌,旁边的人就已经闻到淡淡的饭香了。那是一种米香中夹杂着淡淡的鱼肉的香味,混合成了让人口齿生津的绝妙香味。 当季萦将粥碗递给老太太时,她瞬间就感觉到了腹中的饥饿,就着一小碟萝卜干泡菜,吃了整整小两碗米粥。待还要再吃,吓得陈氏赶紧伸手拦下了。 老太太年纪不小了,什么样的好东西吃多了都对身体没有好处。陈氏哄她等下顿让季萦再做了送来,丫头们这才敢将粥碗收拾了。 老太太用过午饭,精神明显好了不少。季萦陪在她身边,祖孙两个有说有笑的。陈氏在旁边听她们说话,她又嫌儿媳在这里,打扰了她们祖孙的兴致,“你回去吧,让萦姐儿陪着就行了。” 陈氏被老太太的嫌弃弄得哭笑不得,只好行了礼退下了。正好,她这几日不仅忙着三姑娘的亲事,还要寻了好点的庄子铺子置办些产业。 见陈氏走了,季萦才和老太太说起了小话,说得是三姑娘的亲事。 “………阿娘原本相中了几个品性好的举子,想着等明年会试之后就挑一个定下来。不过三姐姐倒是更愿意勋贵之家的公子。”她说着就将给三姑娘说过的几家人选一一说了。 老太太听完,道:“你娘也是尽力了。三丫头的身份尴尬,低不得高不得,往低了找她自己看不上,往高了找别人家又瞧不上她。从明年会试的举子里挑我看就很好。” 说完,又道:“也罢,你既费了心思帮她,让她自己选也好,省的将来落埋怨。” 季萦就笑道:“看祖母说的,三姐姐一向孝顺知礼,定能明白您和阿娘是心疼她的。” “但愿如此吧!” 老太太就想起了四姑娘。一个妾生女与嫡女同样的待遇长大,给她锦衣玉食,让她念书识字。到头来不仅不知感恩,还犯下了许多错事,差点害了一家子姐妹。要她看也是陈氏这个嫡母太过宽和了。若像老大媳妇一样,将一干庶女制的服服帖帖的,四姑娘哪里来的胆子敢怨这怨那,又怎么敢想着与嫡女争锋。 见老太太面色有异,季萦就说起别的,“姑母今日又去谢宅了么,姑父和表嫂他们到京的日子可定下了?还有,大表姐也会一起来么?” 为了两个儿女的前程,谢毓琴到底下定了决心要一家子搬来京城。谢家两老已经辞世,她们一家搬来京城也没什么牵挂。 前些日子谢毓琴托大太太在京里找了个三进的宅子买下了,这些日子正忙着收拾布置呢。 “你大表姐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哪有跟着娘家到处跑的理儿。”老太太对季萦道。然后又算了算日子,“你姑父他们估摸着冬月之前怎么也能赶到的。” 那就是十月末了,距今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正好我大舅舅一家也是这个时间到京。到那时咱们家可就热闹了。”季萦笑道。 老太太也笑着道:“正是,都是一家子至亲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