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1/2页)
晋朔帝曾经试图教养他,只是皇帝与皇子仿佛有着天生的对立。三皇子怕他,比起他来,三皇子更信任庄妃和庄妃的母族,于是年复一年教成了这么个德性。这些时日里,离了庄妃的母族,三皇子反倒变了许多。 从前,晋朔帝只觉得他又蠢又狠毒,不堪大用,今日倒觉得他还有一分憨直在。 晋朔帝打量三皇子的时候,三皇子已经怕得骨头都想哆嗦了。 就在他以为父皇根本不会搭理他的时候,晋朔帝开口了:“她有可能在一个地方。” “哪里?”孟公公匆忙问。 “京城。” “那贼人怎么敢……”孟公公失声道。 “汝阳县四下都已经寻过,而钟随安沿路慢走慢寻,也始终没有消息。他们就算插上翅膀,也不可能一夕之间逃到千里之外。最有可能的便是,逆而行之。……他们去了京城。”晋朔帝的口吻几近笃定了。 第84章 火起(他撕碎了外层的儒雅皮囊...) 众人一路疾行, 抵达京城时天刚蒙蒙亮。 孟公公越发坐立难安。 他是晋朔帝身旁伺候的得意人物,这些年里行事妥帖,几乎没有什么难得住他。连皇子见了他, 都打心底里觉得他是个深不可测的人物。可这回…… “明日, 本就该是姑娘的及笄宴了。”孟公公喃喃道,喉间不自觉地带出了一分哽咽之意。真要论起来, 他与钟念月相处的时日, 比诸位皇子还要久。此次意外又有他的过错。 这心中真如烹炸煎煮一般的难熬。 晋朔帝没有应声。 他风尘仆仆地回到宫中, 还未沐浴更衣, 便传令下去,要远昌王进宫, 更有另外两位顾姓、毕姓的大人。 孟公公目光一动, 心知这几位都是昔日与先定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若是那位真宣平世子假借救援之名,实则绑走了钟家姑娘, 那么要寻到他在京城的落脚点,从他们这里得到线索, 恐怕是最快的。 孟公公禁不住大胆抬头,小心翼翼地瞧了瞧晋朔帝的面容。 陛下神色镇静…… 我不该怀疑的, 姑娘定能早日回来! “你说陛下回宫了?”这头庄妃欣喜道。 不过她方才欣喜地起了身,很快便又结结实实地坐了回去:“罢了,陛下这会儿兴致未必高。”她是不敢去打搅的。 三皇子早日回宫来探望她,她便已经足够高兴了。 那厢惠妃也同样问了宫人一样的问题。 “陛下回宫了?” 底下人应了声是。 惠妃目光闪动道:“我那外甥女还未找到罢?” “回娘娘,还没什么消息呢。” 惠妃拿起剪刀,剪下了跟前那盆花还未开放的花苞,道:“到底还是不够重要啊。” 往日她暗暗憎恨, 也失落于晋朔帝的漠然。 今日却松了口气,心道陛下待所有人真是都没什么不同呢, 钟念月不过多得了三年的柔情罢了。 惠妃以为晋朔帝回京之举,即是放弃了钟念月。 钟府上下也这样想。 钟大人暂且安抚住了万氏,然后就匆匆进了宫。 他不怪陛下。 不知何时起,他便隐隐觉得钟府的天地太小,更不提狭隘的后宅了,那容不下他的女儿。是他默许了念念随兄长出京历练,说来说去,也是该怪他这个做父亲的心太大。 他只求从陛下这里得到半点讯息,能让他继续找女儿去。 这边钟大人一走,万氏便勉强站起身来,在府中走上了一圈儿。 钟府其实已经装点起来了,连宴上的菜式,万氏都花了足足十日的功夫才一一选定好,更不提成年用的头面等物,都是她早早掏出重金请人打制好的…… 她视线转了一圈儿,到底还是挺直了身子,强硬道:“接着装点府中上下,不能有丝毫懈怠!否则仔细你们的皮……”她小声道:“念念回来,还要举宴的。” …… 钟念月连着换了几日的新衣裳,方才从中察觉出了一丝不对。 为何不对呢? 只因这每日里丫鬟送到她跟前来的衣裳与首饰搭配起来,竟是与原先洛娘传回给相公子的信里的,那些个她瞎掰的情景相契合了。 “着绿色衣衫,头戴玉蝉,梳着垂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