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1/2页)
“听闻了。有人瞧得真真切切的,只是雨声大,又不敢上前冲撞了圣驾,到底是没听清说了什么。” 这些议论,经由太后的手,传入了惠妃的耳中。 惠妃嘴唇轻颤,低低道了声:“多谢太后。” 她除了怕晋朔帝,其实也怕太后。 太后此人与晋朔帝如出一辙的捉摸不透。 晋朔帝还有个温和的时候。 太后便总是耷拉着眼皮,躲在那阴暗的宫殿之中,垂垂老矣,仿佛随时要死去了一般,一张嘴都透着腐朽的气息。 惠妃知太后之所以帮她,只是为了更好地用现状去逼迫钟念月低头听话罢了。 可太后既帮了。 她便只能领情。 惠妃定了定神,心道,至少如今京中舆论确实紧迫了起来。 与先前造谣钟念月与那匪首有一腿浑然不同。 庄妃的娘家愚笨,想的只有这些个从女子清白上做文章的手段。而她要的,却是钟家与万家都一并覆亡!叫钟念月再无可翻身之余力! 我且放心,放宽心…… 惠妃如此自我安慰道。 转眼又是一日过去。 都察院传出消息,主理此案。 再传消息,因着陛下将要大婚,那战败小国自然要前来朝贺。其中有一南郊国,当年惠妃的生父梁虎便是死在与其交战的战场上。 而今要恭恭敬敬来朝贺称臣的,便是当年率领南郊士兵的大王子。 众人闻声。 心中一边感叹都察院好大的胆子,一边又心道,大王子若是率人前来,当年的事,不是就能查得更清楚了吗? 只是不知那时,可还有没有封后大典了。 众人反应且不再提。 却说钟府上。 钱嬷嬷双手颤抖着,迈着一双老腿,闯入了钟念月的房中。 钟念月睡眼惺忪地撑着坐起来,问:“怎么了?可是出什么事了?” 难不成那大王子已经插上翅膀飞到京中来了? 钱嬷嬷颤巍巍地将怀中的披风往前递了递,道:“老奴给姑娘洗衣裳,可这怎么……怎么上头还绣着金龙呢?” 钟念月咂咂嘴:“啊。陛下的,自然绣着金龙。” 钱嬷嬷吓得一哆嗦,差点当场把这东西供起来,再冲着磕两个头。 第108章 全貌(老男人的心思都是这样么...) 万家的事一出。 往钟家递帖子的人一时便少了许多。 倒不是见风使舵, 只是众人都在等,等一个结果,方才敢有动作。否则旁人便要耻笑他们, 只一味拥簇权势了。 “这几回下来, 念念可会觉得这世上的人,着实没什么意思?来来去去, 不过几张面孔罢了。”晋朔帝问。 钟念月坐在亭中, 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 方才道:“世上的人这样多, 难免有人披着一样的面孔。有何可苛责的?落井下石的,和那主动巴结又舍不下身段的, 才叫混蛋呢。何况, 我没事瞧他们作什么?人也有轻重主次之分。我素来只在乎我亲近的人……” 她顿了顿。 话音一转道:“便如陛下这般的。” 晋朔帝也并不在意旁人。 只是心中多放了个钟念月,反倒为她操心起来了。处处总怕她受了委屈。 “念念近来嘴甜了许多。”晋朔帝抬眸瞧了她一眼, 道。 钟念月:“难道不是日日都这样么?” 她说罢,方才凑近了一些, 问:“这是什么?” 晋朔帝道:“召你外祖家的人回京。”他顿了下,道:“倒也是一桩好事, 待到大婚时,他们也能在京中一并赴宴。” 钟念月:? 这个角度倒是我不曾想过的。 晋朔帝说罢,还又补充道:“只是到底要留两个万家人在边关。” 钟念月疑惑抬眸:“嗯?” 晋朔帝缓声道:“你外祖家在边关经营多年,若是一朝悉数召回,其余人如何想?” 这个中道理倒也并不难理解。 若真是如此,外人便要疑心这是陛下要办万家了。 再深一些…… 同僚、部下,难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