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借剑 第54节 (第2/6页)
威压重重,寸步难行,不料一旦辟除心中魔障,再来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她虽是盛宗弟子,但擅长幻术,底子较其余几人还是弱了一些。沈七在她之后往里走去,信步前行,走到阮慈所达之处三五步,这才退回,小苏紧随其后,却是走到阮慈做的记号之侧,又还往前迈了一步,做下自己的记号,这才回到原点,对阮慈笑道,“慈师弟,此番我小胜你一步。” 阮慈丝毫也不介意,随意应了一声,“原来师兄在体修上也有造诣么?” 小苏微微一笑,便不再说话,反倒是李平彦看来几眼,隐含询问味道,阮慈对他摇了摇头,樊师弟在一旁说,“啊,僧秀大和尚……” 僧秀是最后一人,此时距离高台还有数百丈,以他的修为,无论如何也不该在此时停驻,然而他淡青色的僧袍却已是停了许久,抬起的僧鞋微微发颤,却是怎么都落不下来。 “前日未能勘破实在,虽然知道此是道祖残留道基,但依然走到台脚打坐参玄,这一遭存了翻越之意,自问也并非那一味崇古薄今之辈,不料心有执念,依旧着相。”他退回起点,黯然叹道,“小僧终究还是灵台不净,只能在此处闭关杀灭心魔,为诸位檀越诵经祈福,只盼诸位能马到功成,将我等救出苦海。” 他和浦师兄不同,虽然不能攀爬道基,但也并不想再回战场中搏一搏恒泽玉露化生的机会,话音刚落,便在众人身侧盘膝坐定,伸手一指,身上淡青袈裟自行落下,在空中见风就长,将他兜头盖脸裹入其中,袈裟之中似乎生出另一人形,两个人形扎扎实实,都被那袈裟捆扎起来,形成两个手掌相对的青布人形。 这一幕颇有些诡谲,和无垢宗佛门正宗的形象有些出入,众人不由交换眼色,还是沐师姐说道,“这似乎是无垢宗的一门密法,将心魔幻化成型,二人在袈裟之下搏杀,若是他赢了,袈裟解下,重回世间,若是他输了,那么这袈裟便永远都不会打开。” 归一门和无垢宗山门相近,看来相知也是甚深,众人这才释疑,也为僧秀唏嘘,这小和尚话并不多,为人处世却是勤勉可靠,从不与人口角争闲,不料却是如此决绝,一旦知悉心魔,连一刻也不等候,立刻便是你死我活。 阮慈在僧秀身边设下一个小阵,为他掩去行踪,这阵法甚是简易,不过僧秀既然随意便在路边打坐,这密法应该也有护持法体之能,不至于被外人轻易损伤。回望五名同伴,问道,“诸位,心意可有改换?” 还未登上高台,八人便只剩六人,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但众人也都是心志坚毅之辈,不会轻易退缩,虽然神色各异,但却均是回道,“心意未改,请道友引路!” 由阮慈为首,六人齐齐往前行去,今番却是直到高台之前,威压都还能轻松承受,众人心情也随之一松,在高台之前,互相交换眼神,又都看向阮慈,阮慈微微点了点头,下一瞬间,六人一齐拔空而起,往高台上掠去! 第98章 上境之密 六人同行,压力是否会被削减为六分之一?虽然心中也难免有此疑问,但众人都是老手,不但没有互相讨论,而且念头一起,立刻灭去,绝不多加思索,识海中一片寂然,甚至连‘往上飞掠’的欲望都并不多么强盛,这都是以防幻阵捕捉心绪,利用心灵中的破绽,在众人旅途之中敷衍出更多变化,以阻路途。 要在飞速前行,灵压逐渐增强时保持这般一念不起的枯寂,其实并不轻松,但对六人来说也并不陌生,在交手中若是识海杂念丛生,一样难以取胜。这六人走到这一步,都有极其丰富的斗战经验,其中最是生嫩的阮慈,也曾经历过剑意淬体,当时不知凶险,事后想想,一百人陷入她那样的境地,只怕有九十九人都未必能活下来。 对阮慈而言,承受不断加重的灵压,在峭壁上吸附奔行,虽然枯燥,但却不知比当时炼化剑意时轻松了多少。灵台中一念不起,只有灵力调配和计算,他们六人分开很远,这一策看来还算明智,此时的灵压仍远远未曾达到六人分别前行时的强度。可见这幻阵也无法真正调用太多超出筑基的力量,便是想要施加威压,也只能将本源灵力腾挪使用,若是一人入阵,便可以全数倾泻在此人身上,而若是六人一齐入阵,且速度相同,不分先后,彼此又分开极远,那么幻阵最多也只能将其中一人逼得止步,而其余人便可继续前行,翻越到上一层去。 虽然最终仍是被突破了禁制,但能阻得一人,也能挽回些损失,许多灵性十足的幻阵核心,此时会选择阻拦威胁最大、修为最高的人,他们往上攀爬已有半个时辰,第一层高台已翻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