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节 (第3/4页)
睿进来后站起身的小公子,说道:“宝玉,还不快快见过你大表哥。” 闻听宝玉二字,林睿忍不住望了过去。 只见这位宝玉不过五六岁年纪,面白如玉,目清如溪,笑如春花初绽,莫怪贾母每次跟贾敏通信,屡次述说宝玉的好处,果然没有辜负世人对他如宝似玉的赞誉。 林睿看毕,心想,别是个银样镴枪头罢?想娶他家妹妹,可不是长得好才行。 待宝玉行完礼,林睿规规矩矩地还了一礼,然后笑向贾母道:“宝兄弟颜如玉,色如花,将来必定前程似锦。”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道:“宝玉,你平常伶俐得很,怎么见到表哥不说话了?”她恨不得林睿知道宝玉所有的好处,回去好同贾敏细说,只要两家结了亲,宝玉的前程便不必十分忧愁,再有林睿这样处处无可挑剔的舅兄帮衬,可不是应了林睿的话,前程似锦? 宝玉走到林睿跟前,细细打量,见林睿生得竟是除了贾琏外,再无人能比拟,更有一份风流隽永,出尘脱俗,全然不似自己平素所见之须眉浊物,不禁心生仰慕,仰脸问道:“林哥哥可有玉没有?” 林睿一怔,看了他颈中用五色丝绦系着的美玉,晶莹剔透,莹润非常,上有五色花纹缠绕,又有字迹,遂笑道:“宝兄弟说的可是身上所佩戴的玉?” 他这样一笑,恰如春风拂地,百花盛开,宝玉更觉欢喜,点头称是。 林睿道:“宝兄弟这块儿玉倒是好的,可否与我一看?” 宝玉听了,立刻摘下来给他,哪里还记得林睿是否回答自己的问题。 林睿细细看了一遍,又念了两遍上面的字迹,乃向贾母并王夫人等人笑道:“正面的吉利话倒罢了,反面的一句话,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我倒恍惚听过和这句话是一对儿的呢。” 众人一愣,随即露出诧异的神色。 王夫人却想起了金陵妹妹所言,宝钗的金锁上面錾了一句吉利话,正和通灵宝玉上的话是一对,难道林睿竟然听说过?想到这里,王夫人顿时满脸喜色,她早就想和妹妹家结亲了,若由林睿提起,岂不是比自己开口的强?因此忙问道:“什么话?从哪里听来的?” 话一出口,王夫人又觉得自己太心急了些,后悔不及。 林睿看了王夫人一眼,心念一转,已明其意,遂笑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此相对的,不就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怕是外祖母和舅母不知,我妹妹三岁的时候没来由地病了一场,急得父母不知道如何是好,忽然来了个癞头和尚,生得满头疮,格外腌臜,要化我妹妹去出家,我们家自然不肯,我父亲反而斥责了他一顿,那癞头和尚好没意思地走了,说来也奇,那癞头和尚来过后离去,妹妹竟醒了。” 听到这里,贾母念了一句佛,关切地道:“玉儿病了?怎么我不知道?你们也不说,不知道她瘦得什么样了。那和尚如此神通,可见天下神佛是有的。你说那句话是哪来的?”事关宝玉,贾母自然要详加打探。 林睿想了想,道:“后来听说,这癞头和尚有些神通,已经出现多次了,我父亲一个好友的小姐当年险些被化了去呢,说他们家有难,原不听,不想,竟一语成谶,幸而我父亲帮衬着,才免了此劫难,现今在姑苏我们书院里做先生。听说这癞头和尚不知又给哪家小姐送了一包药引子和一个药方,另外还送了一句吉利话儿,叫錾在金器上,因此那人家便给小姐打了一个金锁,金锁上面的话便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林睿心中暗想,王夫人有心和薛家联姻,岂不正好?他可不想别人觊觎自己的妹妹。这些有林如海告诉他的,也有他自己打听的,他们一家不愿和贾家结亲,又闻得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二人彼此早有意愿,因此林睿便借此说出这些话,不清不楚,叫她们心里先疑惑些,待明儿听说薛家的金锁,又说有玉的方可正配,必然能想到姻缘上来。 王夫人神色一变,缓缓低下头去,眼里闪过一丝寒意。 林睿心头一凛,果然姜是老的辣。虽说贾母是他的外祖母,但是并没有相处,早先在京城的记忆早已模糊了,他只记得贾母想抢他们家的黛玉,难免不太亲近。 贾母向林睿笑道:“外头下着雪,快到炕上坐,仔细冻着。” 窦夫人知机,忙拉着林睿坐下,又按宝玉坐了贾母的另一边,笑道:“我才看到睿哥儿带了好几个箱子,可是有什么东西孝敬老祖宗?怨不得老祖宗疼姑太太和睿哥儿,单是这份孝心,比我们强几倍去。” 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