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第2/3页)
元泓也毫无办法,他翻遍全身的口袋也没找到一块红色的布。 李彬想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从地上站了起来,提着裤腰带往院子墙角走去。 “彬哥儿,你干啥去?” 元泓不解地跟在后头,李彬鬼鬼祟祟地左看看右看看,确认了这院子除了他俩再无旁人之后招招手让元泓站在他身后,“你帮我挡着点……” “你要干啥?” 李彬一边松腰带一边说道,“我突然想起今日我穿了条红色内裤……” “你你你你你你……”元泓一张脸登时憋得通红,你了半天说不出去一句话,一双手死死按住李彬解裤子的手,“你等着,我去买!” 说罢两脚一蹬地蹿上墙头,几个纵身就没了踪影。 只一盏茶的功夫,元泓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又从墙头上蹦了下来,手中还拎了两块红布和两支毛笔。 “写吧!”元泓将东西递上去。 “嘻嘻,小红你可真好。”李彬笑嘻嘻接过笔和红布,舔湿了笔尖,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在布料上写了起来。 不一会儿两人就都停了笔,元泓身高更高一些,主动请缨要帮李彬系到树枝上。 李彬却背过手将东西藏在了身后,“你,你许了什么愿?跟我说说?” “说出来就不灵了。” “没事,这里就我们俩,你偷偷给我看一眼,就一眼!” “可以,但是你的也要给我看看!” 李彬闻言撅起了嘴,“小气鬼!不给看就不给看!略略略!”又朝元泓吐舌头扮鬼脸,独自一个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将红布系好。 元泓低声叹口气,也将自己的红绸子系在李彬的旁边。而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李彬不解,“这是做什么?” 元泓睁开眼,转过头去对他说道,“我爹说,许愿时要闭上眼虔诚默念,菩萨才听得到你的愿望。” “当真?!” 李彬也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成掌合十放置在胸前,阖上眼,眼前一片漆黑,只闻风打树叶沙沙婆娑作响。 人说明目方能视物,可李彬偏偏觉得闭上眼洞察世间更能悉得人间百态。 一张张人脸、一幕幕经历,似走马灯闪现在他脑海。 沉默寡言却永远带着笑的娘亲;明明没有血缘却视自己为己出的李家老小;事事让着自己忍耐自己耍性子的鲜卑少年元泓…… 李彬静静地呼吸着,仿佛入定一般一动不动。元泓不欲打搅他,静悄悄跳上院墙坐在了墙头。 还有,还有……一张粗糙黝黑的面皮一闪而过,李彬倏地睁开了眼睛。 “彬哥儿?” 李彬提起笔,将红布卸下,把上面原本写的东西用墨汁涂得干干净净,又翻了个面,刷刷点点重新写了愿望再次挂到树上去。 “你许完愿了?” “嗯。”李彬点点头,“你怎么在墙头上?” “看月亮啊,今日的月亮好看极了,彬哥儿也上来看看吧。” “好嘞!”两人小时候没少一起爬树爬房顶,翻个院墙小菜一碟。李彬虽没有元泓灵巧,但也慢腾腾爬了上去,与元泓肩并肩坐在了一起。 半轮残月挂在夜幕,月亮大大的肚腩斜指向下。 “你看,今日是上弦月。” 李彬抬起头,仰望漫天的星河,夜空中道道光辉好似为牛郎织女铺成闪烁的相会之路。 “七月初七为何不是满月呢?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就为了这一次的团圆也要送他们一轮满月才好。” 元泓闻言却摇了摇头,“七月初七既是他们一年到头的团聚,又是残忍的分离。对于他们而言,这既是希望的一天,又是绝望的一天。” “哎……”李彬长叹一口气,“幸亏我们做人的不会如此辛苦……” 元泓突然低声笑了起来,“你怎么知道世上没有人在苦苦等待呢?等着何时与你团聚的那天。” “不可能!”李彬矢口否认,“若是我知道谁在等我,我定然马上飞奔到他身边去,让他一辈子都不会独受痛苦!” 元泓静静地看着他不发一言,但那双淡棕色水光潋滟的眼眸似藏了千言万语。 李彬两手拄着墙头的红砖,两条长腿不安分地踢踢摇摇,“突然想起元先生教我背的诗,‘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几许……’”李彬酝酿了一腔离愁别绪的矫情,却因为背诗不认真,生生忘记了后头的诗句。 元泓比他还不爱学习,只能看着李彬结结巴巴地回忆这首诗,“几许……几许什么来着?”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一男子声音突然在院中响起,李彬听完连连拍手,“对对对!就是这句!‘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可转念一想,这人是谁?为何这轻佻声音有些耳熟。李彬循声低头一看,可巧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前几个月芳春院前一瞥的崔彧。 “此诗乃是香山居士的《七夕》,不过我总觉得七月初七吟诵此诗过于凄凉了些,倒不如秦少游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知你觉得如何?” 崔彧桃花眼一眯,笑容温文尔雅,可李彬怎么看怎么觉得一身恶寒。 “他是谁啊,你认识吗?”元泓不知怎么回事,低声问道。 李彬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