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节 (第1/2页)
李沫只能努力装出严肃的样子,然后奖励与惩罚并行。 表现好的孩子在语文书上用红笔画上一颗小星星,表现不好的孩子没有星星甚至扣星星。 表现最好的三个孩子有奖励,表现最差的孩子就会有惩罚。激起孩子在老师面前希望表现好的心理。 第一个星期结束的时候,每个班评出了三个星星最多的孩子。因为没有倒欠星星的所以就没有惩罚。 每个孩子奖励了一只在供销社铅笔作为奖励。没有得奖的孩子都羡慕的看着得奖的孩子,心心念念想着下次一定要更努力。 得了奖的孩子高兴的接受众人目光洗礼,得到铅笔是其次,这种倍有面子的事可以再多来几次。而且奖品拿回家一说,家里人肯定给准备很多好吃的。 小孩子回去说了之后,村里现在流行的询问不是“吃了吗”,而是“你家孩子得了多少星星” 这算不算是在六十年代引领潮流。 第30章 30 鲁平准备盖房子了。这个消息突如其来,但是也能理解。 他在本地处了个对象,要结婚的话必须有个房子,知青点没法住。 只是结了婚就彻底成了当地人了,很可能回不去了。还对回城抱有希望的知青是不可能轻易和村里人处对象的。 最近孟方和冯青开始接受村里小伙子的示好,有小伙子帮着她们干活,偶尔送点东西,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知青点的女生多多少少的对她产生了点意见,没有闹出矛盾也不可能会有以前的融洽了。 这天李沫和桃花一起在山上摘野菜,说到村支书在镇上开会带回来的消息。 “沫沫我爷爷昨天从镇上开会回来后说咱们村里咱来一些黑五类坏分子,还要来一些知青。现在知青点的房子不够住。” 李沫听到这个消息想着这批黑五类应该就是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那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大拿。 至于有新的知青来,李沫现在是很头疼,和别人住在一起矛盾太多了。或许她可以学着鲁平在外面建房子。 于是李沫对桃花道:“桃花你说我在鲁平大哥房子不远也建一座房怎么样,也给村里囤出一个房。” “沫沫其实你是不想和拿着知青搅和在一起吧?我觉得可以,不然去问问我爷爷?” “那行,等下就去你家。” 去桃花家的时候,支书和王奶奶都在家,于是李沫就和她们说了这个想法。 “支书,王奶奶我刚才听桃花说村里要来新知青是真的吗?” “没错,今天村里也都传开了。就是你们这房子不好办,可能要新建。” “支书,我想和鲁平大哥一样出来做个房子,给村里减点负担。” “你想好了?这做了房子你就是村里人了,想回去可就不容易咯。” “支书我想好了,我来这插队就是这的一份子了。只是我没有建房子的经验,还得请你们帮忙照看。” “这都是小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建房啊?” “您觉得什么时候好呢?” “现在就可以,再过一段时间就只能等秋收后了,做房子要的木材泥砖你可以用公分在村里换。就是这瓦片不大好弄,到时候村里也要加建知青点,到时候通知你。” “行,真是太谢谢您了。” 李沫决定了盖房子每天都在为这件事奔波,在初夏的时候终于把房子盖好了。 没有盖太多房子,建了一个大围墙。李沫盖了一间厨房、一间仓房、两间卧室和一间堂屋。另外在房外盖了和茅厕,要说来这个时代最不习惯的就是这个厕所了。 而这个时候,新来的知青和黑五类们来了。李沫赶紧把东西整理好搬去新房子。 新来的知青有四个女生,三个男生。村里又重新加盖了两间房完全够住。 新来四个女知青一个叫做卫安,一个叫做苏云,一个叫袁季,还有一个叫毛林。 三个男生一个叫戴成,一个叫邱骆还一个叫卢伟。 这四男三女分别住在两间新修起来的房子里,李沫原来的房间暂时空着。 这女人多的地方啊就容易出问题,她得早点走,距离产生美。不过也许会被人嫉妒,甚至嫉恨。 但是如果不走,更是有的闹腾。这回来的几个知青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住在知青点也感觉没有什么隐私。李沫就在她们来的那天过去知青点打了招呼,所有知青聚了一餐。 现在鲁平也搬到了新房子,虽然他还是很热心的在管着知青点的事,可现在都不怎么给他面子了。明里暗里拿话刺他,鲁平看样子也不会管太久了。 知青点已经初现乱像,分成几波小团体。鲁平已经不住这,管不着他们这些。 男知青还勉强成一个团伙,女知青就乱七八糟的。 卫安和毛林被张英拉拢过去;苏云和孟方、冯青一个团伙,张霞也靠拢过去;袁季被陈丹收入麾下。 知青点已经分开吃饭了,就这么着知青点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没有大矛盾,小摩擦不断。 而来的那些黑五类李沫暂时还不清楚,她也不认识什么历史人物,所以只能等以后就才知道他们的情况。 初秋也慢慢到来,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秋收了。 新来的知青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