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_第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1/3页)

“我的想定是,第三营全部配燧发枪,在炮台的战壕里打阻击。二营燧发枪和击发枪各半,作为预备队。而一营……”
  “一营训练最精,当然作为机动主力,他们必须要和英军正面对抗,积累成建制作战的经验。”
  “我们还有四门十二磅炮吧。我看可以把炮兵连组建起来了。”
  “广东水师中,找二十个训练精干的炮手还是找得到的,再招募一百新兵,然后由范中流来上课,从测绘开始讲起。”
  “也好,先把架子搭起来。”
  楚剑功和李颖修正说话间,有士兵来报:“张教头回来了。”
  楚剑功赶紧迎出去,看见张兴培正站在营房门口。
  众人进了屋,道了好,张兴培不及寒暄,直接说道:“定海丢了。”
  “什么时候的事?”楚剑功忙问。这么说,英军已经过了舟山群岛。
  “十天前,我听漕帮的人说,英国人炮轰厦门,便把后续的事情,都交代给弥陀爷,自己往回赶,四天前,我在赣州转船,听扬子帮传消息,英夷取了定海。”
  楚剑功站到公厅里挂的西洋日历前面,今天是7月15号,消息传到赣州还要时间,这么说,英军过舟山是7月8号以前的事情了。
  怎么办?
  最保险的,当然是在广东呆着,无功无过。别的省份防务,正如林则徐所言“粤省岂能代防焉。”但就这么坐等到英军重返广东?万一英军不回来了呢?那楚剑功一切政治谋划都无从谈起。
  “我看,我先带朱雀军去镇江。”镇江,南北通途,漕运的枢纽。在镇江,北上山东,南下浙江福建,都是十日以内的水程。
  “也好,把第三营留给我,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未必听你的,林大人给你什么职分?”
  “没有,白身帮忙。”
  “且代你向林大人讨个七品官来做做,指挥朱雀军,也有个名份。”
  “这样不好,不如你带我到营里,直接任命我作营官,立下营官由你任命的先例。反正清廷绿营的分统都是由主将任命的,也不算违例。”
  “你能管住第三营么?刚被我训练过,心气可高。”
  “你且看我手段,就靠我这枪法,这海上练出的筋骨,管不住几百小兵崽子?另外,你把杰肯斯凯留给我。”
  “炮兵的训练,要抓紧。”
  呼唤红票、收藏
  18 痛加剿洗
  7月20日
  战争终于打响了,各方究竟是怎样一个形势呢?楚剑功坐在船舱之内,默默地思考。
  林则徐向朝廷告警的奏折,是六月二十四号送出去的,用的“四百里加急”,通常在路上会走二十多天。那么,在楚剑功从广州出发的时候,林则徐的奏折刚刚到京师。也就是说,清廷对林则徐的奏折尚未作出反应。清廷情报的传送效率,还不如江湖。
  浙江定海,福建厦门在十多天前已经打了両仗,这两仗的战报如果没有耽误的话,应该刚到京师。清廷同样没有时间反应。
  目前来看,楚剑功所要面对的“友军”,只会是两江和闽浙的地方绿营,英军面对的敌人也是如此。
  楚剑功在进入两江以后,两江总督伊里布和闽浙总督邓梃桢是管不到他的,最多只能请求他协防,这样,楚剑功的活动余地就大多了。
  想通了这一层,楚剑功站起来,来到舱外,随口问身边一个夫子,“还有多久到赣州?”
  还是北江拖佬的船,这一次是顺着北江上溯,进入另一个源头浈水,入江西,直到赣州,然后转船,走赣江,鄱阳湖,最后进入长江。张兴培还是在前面打前站。
  那个被问话的夫子回答:“还有五天吧,眼看就要过大庾岭了,这一段,还得找纤夫拉纤。”
  楚剑功在船头吹了会风,今天,是七月二十日,不知道道光皇帝对东南“夷患”的御批有没有发出来,两江总督伊里布在没有上谕的情形下,又会作何谋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