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常家主母(重生) 第224节 (第2/3页)
了。” 这厢苏谶带着女婿来了他和夫人的屋里,正站在门口听屋里人说话,他本听着眼睛都酸疼酸疼的,欲要掉眼泪,却听女儿道了最后一句让女婿带她去找他们的话,老状元郎哭笑不得,回头瞪了女婿一眼,“她若是没养好身子,她就是在你跟前哭死了也不能带她回都城,不能让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听到了没有?” 岳父老子骂人,还说死字,常当家嫌他说话不吉利,忍了忍,末了还是没忍住,回了一句:“苑娘什么事都不会有,身子自会好好的,不会出任何事情,还请岳父大人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610:36:42~2020-05-1810:51: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勿试物语、z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0 第304章 苏谶夫妇回都城的事悄无声息,苏谶除了给临苏城的几个老友私下告了别,托付叮嘱了友人们一番,只带了几个老仆,就随息部等三人连夜离开了临苏城。 临苏城一些人几日后方知苏府的主人不在家,有那与苏府女婿相熟的老爷问到他女婿头上去,常府当家说此事他不知情。 县令张长行还派了师爷来常府问了此事,还想请都尉府的三人去县衙做客,常府当家也是说不知情,人不在他这里。 张长行连夜往州府去了信。 县令那边有了动静,俞家堡轻易不出山的老堡主带了身边的三儿子下了山来,递帖子拜见常府当家。 苏苑娘回家的时候就在俞家堡见过,在等常伯樊回来的时候还见过俞家三子几回,那段时日张县令那边的事和城中一些风言风语皆是俞家三哥替她解决的,都没让她父母出面。 俞家三子在临苏城被称俞三爷,传言他是乃兵营出身,是镇守接连汾州州府往南的汾水县、郭家县、临苏县官道的驿官,他名声颇为凶煞,他到临苏城没两天,临苏城就有人撞到了他的刀口上见了血,他人多势众,连县令也奈何不得他,临苏人暗地里说起他和他的人,都说是土匪下山了。 实则俞家堡确乃现今的三州刺史下面分管汾州的兵力,俞家祖父原本是汾州刺史,其过逝后,汾州不再单设刺史府,由原本的汾州、春州、千山州合并为一府,三州为一刺史,各州再设兵力分州分县管辖,立三县一堡,俞家堡就管辖着近汾州府的三县,其中临苏县就在其治下。 常伯樊常在外走道,路上多遇山匪,也就与窝在山中四处剿匪的俞家堡人有了交情,这次没想到俞家堡人下山,在民间得了一个土匪下山的名声。 苏苑娘有点怕一身血煞气的老堡主,见到人有些生怯,快快朝人叫了一声“老堡主”,等见到帮过她忙的俞三爷她脸上笑容则扬了起来,“俞三哥。” 俞三爷已年过三旬,他有子女的时间早,现在大女都嫁人了,常家夫人没比他大女大几岁,见到小娘子高高兴兴叫了他一声俞三哥,俞三爷笑眯了眼,把手上提着的东西送了过去,道:“常夫人好啊,上次来是顺道,没给你带什么东西,这次特地给你拿了点我们俞家堡山里的山珍,你拿着炖汤喝啊,补。” “谢俞三哥,苑娘知道了。”苏苑娘也不推诿,双手接过,却见在俞三哥手里毫不费力的竹篮子到她手里却是重如大山,她没接起,双手往下一沉,眼看失手篮子就要砸到脚上,好在一旁的常伯樊眼疾手快连忙替她接住了。 有人救命了,苏苑娘长舒了一口气,常当家的险些从胸口跳出来的心还在胸口砰砰直跳,见她直拍着胸口 一脸的死里逃生,他不由地皱眉朝俞三爷看去。 俞三爷也是吓了一大跳,见常当家的不快,连忙笑道:“忘了忘了,瞧我,忘了我这手劲了,常兄弟别见怪啊。” “不见怪,老堡主,俞三哥,快屋里进罢。”苏苑娘顺过气,见客人在家门口已经站了一会儿了,忙出声道。 “请。”常伯樊把篮子交给了身后的南和,也请了人。 这厢俞堡主提了脚,和常当家走在了前面,苏苑娘则和俞三爷走在了后面,俞三爷就和她笑道:“等过几天三哥抓几句肥硕的老母鸡下来给你赔罪,你莫怪三哥了啊。” “苑娘没怪,”苏苑娘摇头,抬起下巴往前扬了扬,“是当家的怪呢,怪小心眼的。” 俞三爷先是一愣,随后扬起下巴哈哈大笑,连连点头不止:“是极是极,弟妹说得是极,